【设计意图】

 

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镇人口的高度密集,生活中的垃圾越来越多,在真实的生活中,人们随手丢弃垃圾的现象很严重,对“可回收”“ 不可回收”和“ 有害垃圾”的认识和运用还很缺失。陈鹤琴先生曾说“大自然、大社会是好教材。”《指南》在社会领域对5~6岁幼儿也明确提出“爱护身边的环境,注意节约资源”的要求。本次活动“我是小小垃圾管理员”就是在此理念下的具体实施,是将幼儿园课程与孩子生活紧密联系的体现。到了大班以后,孩子的动手、分类等能力也有很大提高,这也为本次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可能,学会垃圾分类管理从小做起。

 

【活动目标】

 

1、认识并理解生活中可回收、不可回收、及有害垃圾的标记。

 

《指南》健康领域 教育建议中提出: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安全标记。

 

2、能根据各种标记对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类。

 

《指南》科学领域中的教育建议:引导幼儿在观察和探索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简单的分类、概括。

 

3、树立环保意识,激发幼儿争做“小小垃圾管理员”的情感。

 

《指南》社会领域目标2“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”中的“爱护身边的环境,注意节约资源”。

 

【重点难点】

 

重点:认识各种垃圾标记,并能根据标记进行分类。

 

难点:对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标记的理解。

 

【活动准备】

 

课件ppt 、视频等

 

幼儿操作材料:用于分类的各种垃圾实物卡和垃圾分类板。

 

【活动过程】

 

一、情景导入,引发幼儿想做“小小垃圾管理员”的愿望

 

(观察哭脸的垃圾桶图片)

 

师:这里有什么?为什么这两只垃圾桶会不高兴呢?

1631366663-1dd39a13def1369.jpg

1631366664-6a6d0f7aef6f2de.jpg

隐藏内容
本内容需权限查看
  • 普通: 10金币
  • 会员: 10金币
  • 永久会员: 免费
已有21人解锁查看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